在快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加拿大要建設真正意義上的國民經濟,仍有許多工作要做。提高生產力是當務之急,而住房則必須發揮關鍵作用。

隨著議會即將複會,公共和私營部門攜手加快建設步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住房被公認為加拿大最強大的經濟驅動力之一,全國範圍內支撐著超過88萬個就業崗位,僅在2024年就為國內生產總值貢獻1240億加元。同時,該行業還創造了約620億加元的工資收入,並穩定了數十億美元的建築投資。

然而,住房的意義遠不止於經濟影響。它關乎創造家園、鞏固社區,為家庭提供穩定和機會。今年,加拿大各地,尤其是安大略省,新屋開工數量急劇下降,房地產行業陷入低迷。若政府遲遲不采取行動,不僅稅收收入將減少,就業和社會福利支出壓力也會顯著增加。

第一,釋放需求。

加拿大住房供應長期跟不上需求,而高利率和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抑製了購房意願。調查顯示,79%的45歲以下加拿大人仍夢想擁有自己的住房。聯邦政府提出為首次購房者減免100萬加元以下房產的商品及服務稅(GST),這是一個良好開端。但業內認為,應當在交易完成時退稅,並在未來兩年內擴大至所有新房購房者,以幫助消化庫存並提振市場。

第二,降低市政開發費。

市政開發費(DC)已成為新房價格的重要推手。在一些城市,這項費用比1995年上漲了10倍,每戶高達14.8萬加元。而這些資金並非總是用於與新住房直接相關的項目,最終負擔落在購房者身上。應降低並規範DC的用途,確保其專用於新住房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

第三,加快審批流程。

目前,加拿大各地審批速度差異巨大:卡爾加裏約5個月,而多倫多則需超過30個月。審批緩慢導致供應不足,推高成本。加快和標準化審批流程,將顯著增加供應,進而降低成本、改善住房可負擔性。

政府的角色

健康的住房體係應涵蓋經濟適用房、租賃房、中端市場及自有住房等多種選擇。政府不應局限於指定重點發展哪類住房,而應通過政策工具為市場創造條件,讓不同類型住房都能得到發展。

當加拿大建造更多住房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將同步提升。更強大的社區意味著更強大的經濟。正如 Mattamy Homes Canada 首席執行官布拉德·卡爾(Brad Carr)所言:“我們必須停止爭論為什麼不能做到,而是把精力放在我們能夠立即采取的行動上。”

文章來源:https://financialpost.com/news/economy/brad-carr-canada-homes-built?itm_source=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