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实施高达145%的关税,越来越多企业正在将原本销往美国的中国制造商品改道运往加拿大,以规避贸易壁垒并“暂避锋芒”。这股物流重定向潮带来了更便宜的进口商品,却也引发了对加拿大仓储资源紧张和本地制造业被削弱的担忧。

图片来源:Carlos Osorio/Reuters

货运量飙升50% 多地保税仓告急

根据全球物流平台Flexport的数据,仅4月中旬的一周内,中国发往加拿大的货运量激增了50%。大量企业正将商品存放于加拿大各地保税仓,希望通过延迟完税实现暂时避税的目的。

保税仓允许商品在未缴纳进口关税的情况下存储,有效作为企业在贸易战中的“缓冲区”。在卑诗省本拿比市,**18 Wheels Warehousing & Trucking Ltd.**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Kotendzhi表示,近期咨询量“每天都在上升”。

在多伦多,A&A Customs BrokersOrbit Brokers等清关公司亦接到多起关于“改道加拿大或墨西哥”的询问。尽管部分法律顾问预测关税将很快撤销,但业内人士警告,等待时间及仓储成本可能高于缴纳关税本身。

保税仓成本高昂 存货恐被贱卖

Orbit Brokers总裁Clayton Castelino估算,加拿大保税仓的平均日租金在每个货柜200至250加元之间,意味着一周至少要花费1,750加元。这让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将商品在加拿大市场低价销售,取代长期存仓。

加拿大的仓储能力亦面临极限。滑铁卢大学供应链与物流教授Jim Bookbinder指出,加拿大保税仓数量有限,即使普通仓库也在经历客户激增。汉密尔顿的3D Warehousing & Logistics总裁Lauren D’Amico表示,4月以来有近四成新客户咨询的内容都与规避关税有关。

便宜商品或将涌入加拿大市场

大量低价商品可能最终流入加拿大消费市场。虽然这对消费者而言意味着更低的价格,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

Castelino指出,这种倾销行为与特朗普加税的初衷背道而驰——原本意图保护美国制造业,结果转而冲击加拿大本地产业。

舒立克商学院副教授Isik Bicer也警告,由于美国与加拿大的市场偏好不同,一些原计划销售至美国的SKU在加拿大并不适销对路,最终可能造成库存贬值、滞销甚至废弃

即便贸易战结束,企业面临的挑战可能仍未解除。Kinaxis公司商业运营总裁Mark Morgan指出,随着物流渠道重新开启,加美两地可能出现集中性货物回流,短期内运输需求激增将推高国际运费,进一步扰乱供应链稳定。

文章来源: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personal-finance/article-businesses-are-rushing-to-reroute-goods-to-canada-in-a-move-that-m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