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呼籲動用3萬億加元養老金重振經濟
加拿大政府正敦促全國總額高達3萬億加元(約合2.1萬億美元)的養老金體係,將更多資金投入本國項目,以籌集約5000億加元的新資本,助力經濟複蘇並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工業部長梅拉妮·喬利(Mélanie Joly)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加拿大正進入一個“經濟民族主義”的時代,需要金融機構“把資本投向家門口”,支持本地基礎設施與產業計劃。
養老金投資比例持續下滑,政府放寬限製
加拿大養老金資金長期外流。數據顯示,養老金投資在本國股權市場的占比從2000年的28%下降至2023年的僅4%。為扭轉這一趨勢,政府去年12月取消了養老金投資加拿大企業的30%上限,以便它們能更靈活地支持本土項目。加拿大養老金投資委員會(CPP Investments)目前管理資產7140億加元,其中僅12%投資於加拿大市場,低於兩年前的14%。
前央行副行長警告:強製投資或釀“裙帶資本主義”
前加拿大央行副行長保羅·博德裏(Paul Beaudry)警告稱,若政府強製基金增加本地投資,可能導致“裙帶資本主義”。他認為政府可通過提供激勵,鼓勵資金流向具有社會價值的項目或被忽視的中型企業,但不應采取強製性措施。
各大養老金反應不一,本土投資比例差距明顯
CPP Investments目前約一半資產投資於美國,而安省市政雇員養老金(OMERS)55%資產在美國,僅16%在加拿大。相較之下,安省教師養老金(OTPP)有36%資金投資國內,安省醫療保健養老金(HOOPP)則超過55%。CPP Investments強調,其投資決策始終以“為繳費者與受益人謀最大利益”為核心,並在7月宣布在安省劍橋市投資2.25億加元建設數據中心。
分析:經濟民族主義或重塑加拿大資本流向
專家指出,這一政策轉向顯示渥太華正在以更具戰略性的方式引導資本回流國內,試圖通過養老金與基礎設施投資來增強經濟韌性。然而,如何在“國家利益”與“投資回報”之間取得平衡,仍是未來數年加拿大金融體係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
來源:Canada tells pension funds to invest at home in age of ‘economic natio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