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聯邦政府在渥太華啟動了總額130億加元的“建房加拿大”(Build Canada Homes,簡稱BCH)計劃。總理卡尼和住房及基礎設施部長羅伯遜(Gregor Robertson)將其定位為解決加拿大住房危機的旗艦項目。

該計劃旨在通過與行業、各市政府及非營利機構合作,加快經濟適用房的建設進程。BCH的設計重點之一是非市場化住房,這與大多地區建築業與土地開發協會(BILD)及大型城市聯盟長期倡導的方向一致。具體措施包括:

1,提供靈活的財政激勵;

2,支持大型組合型住房項目的審批;

3,利用公共土地以降低項目風險、加快開發進度。

業內人士指出,BCH將有助於為公私部門的開發商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是推動住房供應的關鍵一步。

然而,BCH本身不足以徹底扭轉危機,也難以實現政府提出的每年50萬套住房開工目標。目前,加拿大的年度住房開工量僅在20多萬套區間,並預計在2026年至2028年因金融環境趨緊而進一步下滑。

據加拿大皇家銀行(RBC)報告,加拿大在未來五年需投入約2萬億加元資金,才能支撐住房目標,是現有水平的五倍。相比之下,BCH的130億投入雖具杠杆效應,但仍顯杯水車薪。

土地開發協會與大型城市聯盟呼籲采取四項補充措施

在11月4日聯邦預算案即將出台之際,BILD和大型城市聯盟提出以下政策建議,以配合BCH並促進住房可負擔性:

1,擴大消費稅退稅政策:未來三年內,向售價不超過100萬加元的新建或大規模翻修住房提供100% GST/HST退稅,售價100萬至150萬加元的住房則享受部分退稅。該措施將直接降低購房價格,並激發購房需求。

2,保護消費者免受重複征稅:要求市政開發費用單獨向買家透明收費,而非嵌入房價,避免目前普遍存在的“稅上加稅”現象。據估算,這一問題使得多倫多新房成本增加逾2萬加元。

3,改革外國買家禁令:借鑒澳大利亞模式,允許外國投資者參與期房市場,以釋放建設資金,但在竣工後須出售、業主自住或出租。同時,延伸GST/HST豁免至在建租賃項目。

4,擴大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公寓建設貸款計劃(ACLP):加大貸款資金供給,以支持更多租賃公寓建設。

結語:危機需多方合力解決文章指出,加拿大住房危機非一朝一夕形成,也無法靠單一計劃解決。若缺乏各級政府持續且多元化的投入,危機將進一步惡化,住房可負擔性下降,就業崗位流失,越來越多家庭將失去擁有住房的機會。

隨著2025年聯邦預算的臨近,業界普遍認為,這將是政府扭轉局勢、采取大膽措施的關鍵時刻。

文章來源:https://www.thestar.com/business/opinion/carneys-13-billion-homes-program-a-strong-start-but-more-needed-to-fix-gta-housing/article_f6994585-b9c5-463e-bfe7-e8b45f4f9c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