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個人所得稅申報截止日期即將到來。今年的報稅截止日為4月30日,自雇人士的申報截止時間則為6月15日(適逢周日順延至6月16日),但所有欠稅的繳納截止日同樣是4月30日。尚未完成報稅的納稅人應盡快申報或至少預繳稅款,以避免滯納金和利息。

據加拿大稅務局(CRA)數據,每年約有300萬份報稅表被選中接受進一步審核。雖然CRA從未公開詳細的審計數據,但專業人士估算,最終被正式審計的申報人僅占幾萬份。不過,被審計不僅耗時費力,也可能引發財務與法律上的壓力,避免被抽審仍是許多納稅人的優先考量。
多倫多Advotax Law稅務律師Anna Malazhavaya指出,普通打工人隻要沒有進行房產交易或大額虧損申報,被審計的幾率較低。根據她從加拿大稅務基金會(CTF)會議了解到的信息,小企業的審計概率約為2%,中型企業約為7%。
她建議,找一位專業、可信賴的會計師,並如實提供信息,是降低審計風險的最佳方式。
個人報稅應注意這幾點:
- 房地產交易申報需謹慎
CRA自2019年設立房地產專項審查小組,重點關注多倫多與溫哥華的高頻轉售、施工後轉讓等可疑交易行為。 - 關注與往年數據差異
新增收入來源、大額資產買賣、首次申報海外資產等均可能觸發係統預警。 - 與社區收入水平差異不宜過大
若個人收入顯著低於所在地區平均水平,可能被係統標記為異常。 - 醫療費、投資收入、贍養費等項目波動過大
與前幾年相比若差距過大,也可能成為審查重點。
企業報稅需特別注意:
- 避免頻繁調整公司結構或賬面利潤突增/突減
與行業慣例不符的開支變動容易引起CRA注意。 - 大額可退稅抵免需留存充分證據
CRA會特別審查這類退稅申請是否合法合理。 - 業務虧損不能常態化
連續申報虧損可能被懷疑為“非商業性經營”,尤其是租賃類企業。 - 支出分類要前後一致
如承包費用應在各類申報表中一致記錄,確保簿記員與會計師理解一致。 - 確保各表數據一致性
公司稅表、GST/HST、T4/T5等表格之間的數據必須匹配,包括與關聯公司間的申報一致。
如果真的“中獎”被審計了,該怎麼辦?
稅務訴訟律師Natalie Worsfold指出,CRA審計現已轉向“風險篩查”模式,審計人員可能直接聚焦於疑點項目進行質疑。
她建議:企業主與會計師應全年保持密切溝通;一旦被審計,必須全程了解審計進展和CRA所掌握的文件材料;即使委托會計師應對,也應主動參與回應過程,防止事態惡化。
她強調,現代審計程序的頻率與強度均有所上升,“要確保每個團隊成員都清楚風險級別與應對策略”。
文章來源: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investing/globe-advisor/advisor-news/article-how-individuals-and-business-owners-can-minimize-the-chance-of-a-c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