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国家转型。由数字创新部长领导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工作组”日前正式启动,并设下仅30天的任务周期,要求制定一份涵盖监管、资金、算力、人才和应用的战略建议。部长提出要以“轻监管”建立信任,以资本扶持初创企业,以政府采购支持本土AI产品,同时建设可负担的算力基础设施与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渥太华正将AI视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

经济增长困境的警示
然而,AI战略背后的真正动因,是加拿大持续多年的生产力危机。过去半个世纪里,加拿大劳动生产率增长在G7国家中长期垫底。近年来,人均实际GDP甚至出现下降,意味着普通加拿大人的生活水平正在倒退。这种趋势不仅威胁到家庭收入,也削弱了支撑国家形象的公共服务——从全民医保到教育体系。几十年的传统创新政策未能扭转这一颓势,要实现真正的突破,就必须走出旧路,拥抱一种更具颠覆性的力量。
AI不只是产业,而是全民工具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关键。部长提出的“五大支柱”——信任、资本、客户、算力与人才——为AI生态奠定基础,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AI不应被局限为一个产业,而应被理解为类似电力、互联网般的“通用技术”。它不仅属于实验室或科技公司,而应渗透进每个行业、每个岗位、每个普通人的日常工作中。加拿大若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主动,必须从“研发驱动”转向“应用驱动”,将AI真正融入国民经济结构。
赋能个人,而非少数精英
如今,大型语言模型的普及与开源算法的出现,让AI的使用门槛急剧降低。计算成本下降、开放模型可用,这为全民使用AI提供了历史性机会。问题已不再是“是否要做AI领军企业”,而是“如何让农民、教师、小企业主、创业者都能用上AI”。真正的竞争力不在少数企业的领先技术,而在全民的广泛采用和应用能力上。世界各国已开始在“AI教育”上抢跑:新加坡将AI素养视为公民必备技能,英国承诺为数百万劳动者提供AI培训,台湾正推动数十万教师与学生学习AI。相比之下,加拿大必须加快脚步,把AI学习和实践纳入国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