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26岁的乔丹·贝克勒在多伦多King West购买了一套约60万元的一居室公寓,原计划在30岁前换成独立屋。然而他选用了浮动利率贷款,却在2022年利率暴涨后陷入财务困境。加拿大全国加息至5%,通胀一度高达8.1%,使得他每月房贷支出增加了约500元。

图片来源·:James MacDonald/Bloomberg
为了维持生计,他一度白天任教、晚上打工,甚至远赴澳洲工作一年,将公寓出租维持供款。如今29岁的他已回到多伦多,和女友依然住在这套小单位里。两人计划结婚、生育,但面对公寓亏本出售和高房价升级之间的两难,感到前路迷茫。
贝克勒的处境并非个案。在多伦多地区,越来越多年轻买家被困在现有房屋中。根据Equifax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安省有超过11,000宗房贷出现违约。而加拿大央行近日警告,如果中美贸易战继续加剧,加国家庭的房贷拖欠情况可能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水平。
虽然央行自去年6月以来已连续七次降息至2.75%,但对不少早前锁定高利率的买家而言,帮助有限。部分贷款机构指出,越来越多借款人申请延长摊还期至30年,以减轻月供压力。然而此举也意味着支付更多利息,陷入长期债务困局。
特别是在多伦多公寓市场,挂牌量居高不下,需求却大幅下降。公寓除了贷款本身,还需承担物业费、保险与地税,使得买家兴趣降低。许多小户型单位业主即便想换房,也因无法出售或无法负担新房而陷入停滞。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新移民家庭身上。一位来自密西沙加的居民在2021年以近90万元价格购入基奇纳的三居室,并支付高于叫价的金额。她表示因利率高企和开支增加,月供超过4000元,几乎耗尽家庭大部分收入。
部分地产经纪承认,以往在市场过热时,有些从业者更关注成交而非客户长期承受能力。而今的市场分化严重,想“上车”的买家变少,许多年轻人即使具备学历与稳定收入,也难以积累首付款或承担月供。
根据最新数据,多伦多地区平均非房贷债务已升至2.1万元,首次置业者的平均年龄接近40岁。理财专家指出,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到“进退两难”,他们的生活被高额房贷压得透不过气,难以前行。
贝克勒表示,他与女友虽都有硕士学历,还打两份工,仍然觉得“落后于时代”。他们目前考虑搬离多伦多,前往Orangeville、Halton或Cambridge,但那里的房价也未必负担得起。
他坦言:“我想买房、想有孩子,但我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负担得起这一切。这种不确定感很可怕。”
文章来源:https://www.cp24.com/news/2025/05/11/my-financial-life-was-turned-upside-down-toronto-homeowners-stuck-in-a-market-sh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