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擬推“集體撤簽”新權力!或針對印度與孟加拉?移民欺詐成導火索!

加拿大政府正尋求立法授權,賦予移民部一次性撤銷特定國家簽證申請與批文的權力。內部文件顯示,此舉與印度及孟加拉申請中激增的簽證欺詐直接相關。盡管官方聲稱該機製僅用於“疫情或戰爭等非常情況”,但文件揭露真實動機在於“應對係統性造假”。法案C-12將成為此權力的法律基礎,引發民間組織與律師界警告,擔憂其演變為“集體驅逐”工具。諷刺的是,該提案出現在印加關係剛回暖之際,或再度激化外交敏感。政府強調措施須經內閣批準並公開說明,但分析認為,這既是防欺詐技術,也是安撫輿論的政治信號,加拿大正面臨在安全與公正之間的艱難抉擇。

GTA生活太貴?85%居民坦言“連工作都成負擔”!誰還能負擔得起留下來?

一項最新調查顯示,85%的大多地區居民認為生活與工作成本高得難以承受,超過一半的人表示“維持生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食品與住房支出成為最主要壓力來源,不少家庭不得不動用信用額度或削減儲蓄來維持生活。七成以上居民已減少非必要支出,娛樂、旅遊、餐飲都首當其衝,專家警告這種“消費降級”正在侵蝕GTA的經濟活力並蔓延至周邊城市。在總理卡爾尼即將公布首份聯邦預算之際,民眾普遍期望政府出台切實的“減負”政策,從住房到食品再到稅負,為生活帶來真實改變。然而,當上班族都活得如此艱難,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也愈加迫切——GTA,還留得住人嗎?

美國前副總統迪克·切尼逝世:是守護國家的戰略家,還是誤導時代的陰影?

美國政壇最具爭議的副總統之一迪克·切尼於11月4日逝世,享年84歲。作為喬治·W·布什政府的核心人物,他主導了“反恐戰爭”與伊拉克入侵,被稱為“權力副總統”的典範。切尼以強硬立場與冷靜決策著稱,卻也因推動酷刑審訊、延長中東戰爭而飽受爭議。晚年他與共和黨分道揚鑣,痛批特朗普是“對共和國的威脅”,甚至在2024年大選中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其五十年政治生涯貫穿美國權力核心,從尼克鬆到小布什,既塑造了國家安全政策,也留下了深刻的道德爭議。如今,這位“鐵腕副總統”的謝幕,宣告了一個以恐懼、權力與現實主義為特征的時代的終結。

人口遷徙重塑租賃版圖!加拿大多地房租下跌,市場進入“再平衡期”?

加拿大租賃市場在多年高溫後終於顯露降溫跡象。最新報告顯示,隨著移民數量下降與人口向低成本省份遷移,多倫多、卡爾加裏、蒙特利爾等城市的租金普遍下滑,全國平均租金同比下降3.2%,為近兩年來首度轉跌。安省人口淨流出超過1.1萬人,而阿爾伯塔與大西洋省份則迎來強勁遷入,形成新的“租金冷熱分化”格局。專家認為,租賃市場正從高壓需求轉向區域再平衡,核心城市進入短暫調整期,但整體房源仍偏緊。隨著移民政策收緊與人口流向改變,加拿大租賃市場或已邁入一個新的“結構重塑周期”。

投資者提前撤退,TSX期貨大跌!加拿大“轉型預算”能否穩住市場信心?

在總理卡尼即將公布首份聯邦預算前,加拿大TSX期貨周二早盤下跌逾1%,顯示投資者選擇提前避險,市場情緒明顯轉向謹慎。分析稱,預算中或將推出500億加元基礎設施基金,作為“經濟轉型計劃”的核心,但財政擴張帶來的通脹與債務風險讓市場保持觀望。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承壓、銅價創三周最大跌幅、油價走低,使能源與礦業板塊壓力加劇。盡管科技股反彈未能帶動加拿大市場,投資者仍在等待關鍵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隨著預算細節即將公布,市場正關注這場“轉型預算”能否恢複信心,還是會成為新一輪波動的導火索。

聯邦預算將設立500億加元基礎設施基金,聚焦住房與交通發展?

加拿大政府計劃推出500億加元“本地基礎設施基金”,重點投資住房、交通與醫療建設,以刺激經濟、擴大就業並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住房與交通將成最大受益領域,旨在緩解房價上漲與通勤壓力。盡管被稱為“世代性投資”,預算赤字預計仍高達700億至1000億加元,引發債務擔憂。政府同時削減植樹計劃,引起環保爭議,但整體被視為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一步。

卡尼首份預算震撼登場!1410億刺激計劃、裁員4萬,能救回加拿大嗎?

加拿大總理卡尼公布首份聯邦預算,推出1410億加元刺激方案,試圖在經濟放緩與債務高企中尋求轉型。預算重點包括510億基礎設施投資、818億國防擴張及企業減稅,但同時計劃削減4萬公務員以控製支出。政府強調將推動“加拿大製造”戰略,降低對美國依賴,並通過“超級抵扣”政策刺激企業投資。然而,預算赤字仍達780億加元,債務成本創新高。專家認為,這份預算或標誌加拿大經濟進入“重構時代”,但在高通脹、低增長與財政壓力下,卡尼的豪賭能否成功,仍有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