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馬克·卡爾尼(Mark Carney)公布了備受矚目的首份聯邦預算——一份在動蕩經濟中力求“轉型與自救”的豪賭。財政部長弗朗索瓦-菲利普·香檳(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這份406頁的文件將“在風暴中升帆”,以重塑加拿大的經濟命脈。

1410億刺激方案,換來780億赤字
預算顯示,加拿大未來五年將追加1410億加元新支出,用於基礎建設、住房、軍費與企業減稅,同時削減約512億加元的成本與開支。盡管赤字高達780億,但仍低於部分分析師預期。香檳稱這是一份“面向變革”的預算,要“讓加拿大更少依賴美國,更具自我造血能力”。
削減4萬公務員,政府瘦身行動全面啟動
預算提出到2029年前通過裁減與自然流失相結合的方式,將聯邦公務員人數從36.8萬降至33萬。多個項目將被削減或暫停,包括植樹計劃、海外援助與部分退伍軍人福利。政府稱,此舉將節省數百億加元開支,用於“更有生產力”的投資。
投資大基建與軍備,打造“加拿大製造”新時代
聯邦政府宣布推出510億“強社區建設基金”,重點支持交通、港口、醫院、學校與住房建設。備受關注的多倫多-魁北克高鐵、丘吉爾港擴建與碳捕捉計劃預計將獲得快速審批。
此外,國防預算迎來史上最大單次注資——818億加元,以實現“重建、重整與再投資”。政府誓言將推動“Buy Canadian”采購政策,優先使用本國製造設備與材料。
移民與氣候政策迎重大轉向
在移民方面,臨時工與留學生的接收規模將削減約50%,以緩解勞動力市場與住房壓力。
環保方面,卡爾尼政府暗示將取消特魯多時代的排放上限政策,轉而聚焦工業碳捕捉與綠色能源項目,力求在發展與環保間尋求新平衡。
為企業減負,推“超級抵扣”稅製為應對特朗普新一輪關稅戰與美國企業稅競爭,加拿大將實施“生產力超級抵扣政策”,企業可即時抵稅更多資本支出,使加拿大企業稅負降至G7最低。政府希望此舉能刺激投資、提升製造業競爭力,並帶動私人資本回流。
聚焦住房與AI,經濟重構路線圖成形
住房仍是預算重點之一。政府重申將投入130億加元支持新成立的“建造加拿大住房局(Build Canada Homes)”,通過模塊化工廠建房等方式加速可負擔住房建設。人工智能領域也將獲9.25億加元專項基金,支持國內技術創新與人才培養。
加國能否迎來真正的經濟複興?
專家認為,這份預算標誌著加拿大從以往“社會福利導向”轉向“產業複興導向”。但風險同樣存在——債務成本升至556億加元、經濟增長預期僅1%,再加上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卡爾尼的“大轉向”究竟是重塑未來的豪賭,還是高風險的政治試煉?
面對這一史無前例的財政布局,加拿大民眾心中的疑問也愈發尖銳:削減、投資與再造能否真正拯救陷入高物價與高債務的加拿大?
內容來源: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rney-first-federal-budget-9.696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