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聯邦政府正在尋求一項備受爭議的新權力——可一次性取消特定國家簽證群體的申請與批文。據CBC獨家披露的內部文件顯示,此舉不僅出於防疫或戰爭等緊急情況考量,更直接與來自印度與孟加拉的簽證欺詐問題相關。


秘密文件曝光:防疫隻是“公開理由”?

移民部提交給部長辦公室的簡報文件指出,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事務部(IRCC)與邊境局(CBSA)及美國合作機構已成立專項小組,旨在“強化拒簽與撤簽權力”,以應對特定國家申請的“係統性欺詐”。文件明確提到——印度與孟加拉被視為當前的“國別挑戰”。

雖然移民部長Lena Metlege Diab在公開場合強調,這項權力僅為“應對疫情或戰爭等非常情況”,但文件揭示的內部動機更為複雜:包括對“特定國家簽證持有人”的集體撤銷機製。

簽證積壓與欺詐激增

數據顯示,2024年起,印度赴加臨簽申請量激增,而驗證程序拖慢了整體處理速度——從平均30天延至54天。同年1月至6月,簽證核準數從6.3萬降至4.8萬。

此外,印度旅客“登機受阻”(no board)案件激增,僅2024年7月底前就有1873人被列入進一步調查名單。與此同時,印度籍難民申請量也從每月不到500宗飆升至約2000宗。

立法推進:C-12法案引發爭議

“集體撤簽”條款被納入政府的邊境安全法案C-12中。超過300個民間團體警告,此舉恐演變為“集體驅逐工具”,並賦予政府在缺乏個案審查下“一鍵取消簽證”的權力。部分移民律師更擔憂,政府可能借此清理積壓的簽證申請。

印加關係微妙,“防欺詐”與“修關係”並行

耐人尋味的是,加拿大此舉發生在兩國關係剛剛回暖的時刻。今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在卡爾尼總理邀請下出席G7峰會,並表示願意重啟合作。兩國近期互換高級專員,釋放修複信號。然而,這一簽證權力若落實,或將再度觸動印方敏感神經。

政府回應:強調“公共利益”

移民部在回應中強調,新權力不會“針對特定群體”,且每次動用必須由加拿大內閣批準並公開刊登於《加拿大公報》,說明理由、受影響人群及補償機製。

但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移民政策收緊、社會輿論轉向審慎的背景下,這項措施可能既是技術手段,也是一種政治信號——對外防欺詐,對內安民心。

隨著C-12法案即將進入議會審議階段,加拿大正站在一個敏感的十字路口:是保障邊境安全,還是滑向歧視性執法?

內容來源: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mass-cancellation-power-visas-india-bangladesh-9.695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