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的氣候政策到底花了多少錢?根據最新分析,加拿大人正為各級政府的氣候項目買單——平均每人承擔超過 12,000加元。而這還隻是“計劃支出”,不包括對經濟造成的連鎖影響。


5030億加元的綠色賬單:誰在埋單?

加拿大擁有聯邦、省/地區和市三級政府,氣候項目預算分散而龐雜。根據多份公開數據估算,僅聯邦、省及地區層面的支出就高達 5030億加元,相當於全國每人 12,062加元。其中,前聯邦環境部長 Steven Guilbeault 在2023年曾指出,自2015年以來,聯邦層面對氣候承諾的總投資已超過 2000億加元,涵蓋 13 個政府部門的 149 個項目;各省與地區的支出總計約 3030億加元,共364個項目。即使采用保守估算,總投入仍超過 4758億加元,折合每位加拿大人負擔約 11,400加元。這還不包括各地政府在基礎設施、交通、電網及碳補貼項目上的後續支出。

專家警告:經濟衝擊可能更大

真正的成本,或許並非花出去的錢。圭爾夫大學經濟學教授 Ross McKitrick 在加拿大菲沙研究所報告中指出,若政府堅持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相關政策可能導致 GDP下降6.2%,全國損失 25.4萬個就業崗位,屆時每位加拿大工人每年將損失約 8000加元收入。即便是2030年前階段性減排目標(比2005年減少40%),也意味著每位勞動者年均損失 6700加元。

Carney政府的新方向:從碳稅轉向“產業競爭力”

自今年3月取消消費者碳稅後,總理 Mark Carney 準備推出新的“氣候競爭力戰略”(Climate Competitiveness Strategy),核心是強化企業層面的工業碳稅體係。他承諾將“改善設計、擴大範圍”,讓減排政策“兼顧經濟增長”。

然而,加拿大氣候研究院與蒙特利爾理工學院能源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指出,以目前進度計算,到2030年減排幅度預計僅為目標的一半——約低於2005年水平的20%。

淨零目標或耗資2萬億加元

按照自由黨政府2022年預算估算,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加拿大未來30年需每年投入 1250億至1400億加元,總額接近 2萬億加元。而皇家銀行(RBC)更早前也曾預計,該計劃將對國家財政構成持續高壓,需要政府、企業及社區每年共同投入至少 600億加元。

氣候賬單值得嗎?

支持者認為,若不投資綠色轉型,氣候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將更嚴重,同時綠色能源與科技產業能帶來新就業與增長機會。但反對者指出,加拿大僅占全球排放量的 1.4%,即使全國實現淨零,也難以“實質影響氣候”。國會預算官在去年報告中直言:“若缺乏全球同步行動,加拿大的減排對氣候影響微乎其微,卻會對經濟帶來顯著代價。”

綠色未來,代價幾何?

加拿大的氣候戰略正處於十字路口——是繼續投入巨資追求“淨零理想”,還是在經濟壓力下重新校準方向?在Carney準備推出首份聯邦預算之際,或許每個加拿大人都該問一句:這筆“綠色賬單”,究竟值不值?

內容來源:

https://torontosun.com/opinion/columnists/funding-government-climate-change-programs-costs-every-cana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