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經濟正被房地產“深度綁定”。根據 Better Dwelling 最新分析,Statistics Canada 數據顯示,截至 8 月,加拿大家庭總債務已攀升至 3.13 萬億加元,其中高達 2.33 萬億來自抵押貸款,占比 74.5%,創下曆史最高紀錄。這意味著加拿大家庭每負債 10 元,就有 7 元以上與房屋相關。
房貸快速擴張,債務結構風險集中
過去一年,加拿大家庭抵押貸款年增 4.75%,遠高於非房貸類債務(如信用卡、車貸、學生貸款等)的增速。十年前,房貸占家庭債務的比例僅為 67%,如今攀升近 8 個百分點。專家指出,這種變化意味著家庭資產和負債都被“鎖死”在房地產上。隨著房價連年高企、利率居高不下,加拿大人正在用更多的收入償還債務,卻積累了更少的流動資金。這種“債務集中型財富結構”非常脆弱。過去十年,加拿大人將房屋視為最安全的財富儲存方式,但一旦市場出現回調,資產與債務的“雙向綁定”會讓家庭財富蒸發速度加倍。經濟學家警告,這可能在未來成為金融係統新的不穩定源。
央行陷入兩難:通脹被房貸推高,降息受限
房貸壓力不僅是家庭問題,也影響到加拿大央行的政策空間。由於抵押貸款利率直接計入通脹數據(尤其是“房貸利息成本指數”),央行每次加息都會推高官方通脹值,從而使得政策傳導陷入悖論——加息為控通脹,卻反而推高通脹本身。
正因如此,加拿大成為全球少數幾個“通脹被房貸利率主導”的經濟體。央行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遏製通脹與防止房地產過冷之間找到平衡。
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房市
報告指出,房地產已成為加拿大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占 GDP 比重接近 15%。建房、貸款、裝修、家居、地產中介等相關鏈條吸納了數百萬就業崗位。然而,這種“房產拉動型增長”帶來了結構性隱憂。消費支出越來越依賴房價上漲形成的“財富效應”,而非實際收入增長。一旦房價下行、信貸收緊,家庭消費可能驟降,進而波及就業與稅收。
從“加杠杆買房”到“降杠杆保穩”
加拿大房地產正進入一個“高杠杆後的慢修複階段”。家庭債務水平過高意味著:
購房者應更關注還款能力,而非短期房價走勢。固定利率貸款或分期重組將是穩健策略。
投資者需重新計算收益結構,租金回報的重要性將超過房價升值潛力。
政府與監管機構應在貨幣與信貸政策中引入“債務上限”思維,防止經濟長期被房地產捆綁。
同時,隨著越來越多家庭將可支配收入用於償還房貸,加拿大的消費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這或許是2026 年經濟放緩的潛在伏筆。
內容來源:
https://betterdwelling.com/canadian-mortgages-now-a-record-8-in-10-dollars-of-household-de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