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華爾街日報》援引多位分析師觀點指出,黃金正逐漸擺脫“避險資產”的單一角色,成為投資組合中的“核心配置”。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溫、通脹回落緩慢、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交織下,市場對黃金的信心正悄然增強,不少機構甚至認為黃金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並非遙不可及。
投資者心態轉變,黃金地位“進化”
過去,投資者通常在危機來臨時才會“抱緊黃金”。而如今,越來越多資金主動流入黃金市場,不再被動對衝,而是將其視作長期資產的一部分。這種“從容持有”的態度,反映了投資者對貨幣貶值風險、全球債務擴張的擔憂,也預示黃金在未來投資結構中將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多重因素助推,黃金上漲邏輯清晰
支撐黃金走強的條件正在疊加: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地緣衝突頻發令避險需求上升,美元走弱與實際利率下行則進一步推高黃金吸引力。同時,隨著AI與新能源領域資本波動加劇,部分資金開始回流傳統“硬資產”。若未來出現經濟衰退或流動性危機,黃金可能再度成為資產避險與再平衡的重要錨點。
對房地產與投資市場的啟示
黃金升溫對房地產市場而言,是一面鏡子。當投資者傾向保值型資產,說明市場整體對未來收益的預期趨於謹慎。對於房產持有者而言,這意味著“穩定現金流”和“資產抗通脹能力”將成為關鍵指標,而非單純的價格增長預期。對於投資者來說,或許該重新審視組合結構,讓“地產+貴金屬”成為風險對衝的雙保險。
內容來源:
https://www.wsj.com/articles/gold-at-5-000-on-cards-as-investors-get-comfortable-f571f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