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調未能帶來顯著複蘇

9月,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將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 2.5%,以刺激信貸和消費,緩解經濟放緩的壓力。然而,盡管政策方向轉向寬鬆,整體就業市場複蘇依然有限。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全國新增 6萬個崗位,超出預期,但失業率仍高達 7.1%,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這表明勞動力市場雖有改善跡象,但尚未真正走出疲弱區間。


失業率的三大原因

經濟增長疲軟:加拿大整體經濟在高利率影響下仍處於低速擴張階段,企業投資與生產活動謹慎,導致新增職位有限。

勞動力結構錯配:部分行業(如醫療、建築)出現“招工難”,而其他領域(如零售、行政崗位)供過於求,技能不匹配造成就業“看似多、實則難”。

年輕人和新移民就業壓力大:統計數據顯示,25歲以下年輕群體的失業率接近13%,而新移民群體在語言與工作經驗上的適應期更長,使整體失業率保持高位。

表面回暖:新增崗位多為短期或兼職

從結構上看,9月新增的6萬個就業崗位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服務業、教育和公共管理等短期或季節性領域。製造業、建築業和科技行業的崗位恢複速度較慢,反映出企業對長期用工的信心仍不足。許多企業在面對高融資成本和需求不穩的情況下,傾向於增加靈活工或合同職位,而非全職崗位。專家認為,單靠降息刺激經濟的效果有限。BMO資本市場宏觀策略主管Benjamin Reitzes指出,就業數據看似亮眼,但高失業率提醒我們,勞動力市場的複蘇還不穩固。未來,政府和央行可能需要通過技能培訓、行業支持政策及移民勞動力融入計劃等措施,解決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原文地址:https://www.thestar.com/business/economists-expect-gas-prices-drove-inflation-higher-in-september/article_cc3130d5-39df-5271-bf67-4a6e8ff45c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