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舉行的聯邦選舉中,自由黨在黨領馬克·卡尼(Mark Carney)帶領下,以微弱優勢贏得勝利,成功組建少數黨政府。此次選舉焦點集中在加拿大的負擔能力危機、美國關稅威脅,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提出的吞並言論。

圖片來源:THE CANADIAN PRESS/Frank Gunn (Frank Gunn/THE CANADIAN PRESS)

加拿大電視網(CTV)宣布,自由黨在第45屆聯邦大選中贏得足夠席位組建政府。截至美東時間周二淩晨5時55分,自由黨在343個選區中贏得或領先168個選區,保守黨在144個選區領先或當選,距離組建多數政府所需的172席略有差距。

“我從政,是因為我相信加拿大需要根本性變革,並且這些變革必須以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為指引——謙遜、雄心和團結。”卡尼周二淩晨在渥太華對支持者們表示。

主要政黨表現及領袖變動

在渥太華地區的關鍵選區卡爾頓(Carleton),保守黨領袖皮埃爾·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意外敗給自由黨候選人布魯斯·範喬伊(Bruce Fanjoy),結束了他近20年的議員生涯。這一結果引發了對波利耶夫領導地位的質疑。

新民主黨黨魁賈格米特·辛格(Jagmeet Singh)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本拿比中心選區失利後宣布辭去黨魁職務。新民主黨預計僅獲7席,遠低於大選前的24席,魁人政團(Bloc Québécois)亦減少至約23席。

綠黨亦面臨失利,僅黨領伊麗莎白·梅(Elizabeth May)在卑詩省贏得連任,而聯合領袖喬納森·佩德諾(Jonathan Pedneault)在魁省失利。

選舉背景與影響

本次選舉創下730萬名加拿大人提前投票的紀錄,遠高於2021年的580萬。

卡尼在今年3月接替賈斯汀·特魯多(Justin Trudeau)出任自由黨領袖及總理後,憑借處理2008年金融危機和英國脫歐經濟動蕩的經驗,迅速贏得公眾信任。上任後,他廢除特魯多時期廣受爭議的消費者碳稅,並將選舉提前至4月28日舉行。

雖然保守黨在競選早期曾領先,但隨著特朗普提出關稅和吞並加拿大言論,加拿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最終有利於自由黨。

卡尼在勝選演講中嚴詞回應特朗普威脅:“美國想要我們的土地、資源和水,但這永遠不會發生。”

挑戰與展望

卡尼在勝選演講中強調將致力於彌合國家分裂,“無論他們是否投票給我們,我們都是加拿大人。”但在農村及草原省份,自由黨支持率依舊低迷,未來執政需跨黨派合作,尋求穩定的立法支持。

民調專家指出,本次選舉是自由黨品牌與對特朗普不確定性擔憂驅動下的勝利,而非傳統執政優勢。未來卡尼政府將面臨經濟增長放緩、民眾負擔能力危機及與美國關係緊張等重大挑戰。

文章來源: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canadians-give-liberals-4th-mandate-as-carney-leads-party-to-minority-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