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住房市场从短缺到过剩的转变速度比你所说的“投机泡沫”还要快。Desjardins经济学家Kari Norman指出,上个月新屋开工量大幅下降,而新屋建筑许可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加拿大住宅市场正在经历罕见的“供过于求”局面,问题的根源在于需求萎缩,而非供应不足或审批繁琐。

Norman提出了一个领导层避而不谈的问题:加拿大是否真的有能力消化这些供应?

住宅建造许可在8月激增至近35万套,创历史新高。早在2020年前,许可量已处于高位,而低利率催生的房地产狂热更是让其飙升至天际。

然而,新屋开工量却在下滑。经季调的年化开工量(SAAR)在8月跌至245,800套,较7月下降16%。许可与开工之间的差距史无前例——直接削弱了“繁文缛节是主要瓶颈”的说法。

这不是供给问题,而是需求问题。

Norman将许可激增与未被消化的库存上升进行对比——尤其是在公寓领域。8月未售出单位接近12,000套,比长期均值高出约50%。这是至少25年来最大的一次竣工但未售房源过剩,给曾被认为“不可撼动”的板块亮起红灯。整整一代人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竣工空置房。即便是单户住宅,尽管未售库存增加,但水平仍相对健康。

这是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罕见的动态。过去,大部分新房在预售阶段就被投资者买走,从而降低开发商风险。但如今这一模式明显失效——开发商正被迫持有历史规模的竣工房,却无人问津。

加拿大房地产:供应过剩,需求还会回来吗?

不断攀升的库存清楚表明:当前价格水平下,竣工房供应与需求严重错配。大量新房正在供应管道中排队,但Norman抛出的关键问题是:加拿大真的消化得了吗?

楼花需求几乎枯竭。多伦多等主要市场的新屋销售跌至历史低点。同时,现有房源的新挂牌量也创下新高,进一步加剧市场供给泛滥。

那些政府部门依然坚称“多建房”能解决住房问题,理由是所谓“供给不足”。他们甚至每年投入数十亿加速供应。但数据却显示相反:在当前价格下,房子其实是供过于求的。房价依然让普通买家高不可攀,而投机客也失去了继续加杠杆的能力。

按常理,供应过剩应导致房价下跌,但建筑成本却持续上涨。这给开发商利润带来压力,限制了其降价空间。于是出现了奇怪的局面:需求崩塌,但建造成本却纹丝不动。

更讽刺的是,政府原本号称为“住房可负担性”而推出的建设刺激计划,实际上却在支撑成本。基建开支稳定了原材料需求,却让本应的下跌的价格得到了政府的支撑。结果,这看起来不像是“住房计划”,更像是人为设立的价格底线。

文章来源:https://betterdwelling.com/canadian-real-estate-went-from-a-shortage-to-surplus-starts-pl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