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卡尼周日下午宣布成立“建设加拿大住房”(Build Canada Homes)计划,这是联邦政府新设立的住房机构,负责统筹和监督全国住房项目。该机构被视为自由党竞选时承诺“将住房建设量增加一倍”的关键举措。

卡尼表示,新机构将与各省、地区及原住民社区合作,推动支持性住房、过渡性住房以及“高度可负担的社区住房”,并与私人开发商合作,为中产阶级兴建住房。

前多伦多市议员安娜·拜拉奥(Ana Bailão)将出任首任首席执行官。该机构将拥有批准公共土地建设及在开发早期阶段提供资金的权力。

首批资金规模达130亿元,将用于在全国六个地点建设4000套模块化住房,预计最快明年开工。这六个城市包括新斯科舍省达特茅斯、魁北克省朗格伊、渥太华、多伦多、温尼伯和埃德蒙顿。

新机构还将设立 10 亿元基金,用于过渡性住房项目,帮助面临无家可归风险的人们。

市场现状:多伦多建房量跌至30年低点

加拿大抵押贷款与住房公司(CMHC)本月早些时候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全国住房开工量接近历史高位,但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两大最昂贵市场却出现明显放缓。多伦多新公寓建设量在2025年上半年骤降60%,全年住房开工量可能创下30年来最低水平;温哥华的建设速度也低于去年。

相比之下,卡尔加里、埃德蒙顿、蒙特利尔、渥太华和哈利法克斯等城市的建设活动接近纪录高位,主要由租赁公寓带动。

保守党批评:只会制造官僚主义

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批评卡尼的住房政策“只会制造更多官僚主义”。他主张通过“将联邦基建资金与住房建设挂钩”来迫使市政当局加快审批、降低开发费用。波利耶夫同时提出两项调整后的竞选承诺:取消对再投资于住房建设的资金征收的资本利得税,以及取消对所有购买价格低于130万美元的住房征收的5%联邦销售税。

未来将会怎样影响地产市场?

CMHC预测,到2035年,加拿大每年住房开工量需要接近翻倍,达到48万套,才能满足人口和住房需求。

联邦政府这次大动作,听起来确实是想要“真金白银”解决住房危机,首批130亿、4000套模块化住房的计划,算是给市场打一针强心剂。不过现实是,多伦多今年上半年新公寓开工量大跌六成,温哥华也在放缓,这样的缺口可不是几千套房子就能补上的。

对地产界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短期内,新的联邦项目可能给建筑业带来更多合作机会,但长期能否真正缓解供需失衡,还得看政府能不能把“文件上的计划”落实真正需要居住的居民身上。

文章来源: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rney-new-housing-agency-1.763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