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选民将于4月28日投票,选出新一届联邦政府。本次选举在国际贸易冲突、经济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的吞并威胁背景下展开,但住房可负担性问题依然是选民关注的重点之一。

图片来源:Spencer Colby
如果保守党领袖皮埃尔·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胜选,将结束自由党自2015年执政以来近十年的统治;若自由党领袖马克·卡尼(Mark Carney)成功留任,自由党将继续掌权,由这位资深经济学家领导加拿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挑战。
无论谁胜出,新政府都将面临来自华盛顿的压力。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主权的质疑以及对北美贸易格局的挑战,使加美关系进入高度不稳定时期。同时,国内生活成本持续攀升,也让加拿大民众期待新政府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选战异常激烈,除自由党与保守党外,新民主党(NDP)、魁人政团(Bloc Québécois)及绿党(Green Party)也在为生存而奋战。本次大选提前投票人数达7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显示出选民的高度参与热情。
今年年初,自由党前领袖贾斯廷·特鲁多因内外压力辞职,马克·卡尼接任自由党领导后,民调迅速反超保守党。然而,选前数日双方差距明显收窄,形成极为胶着的局面。选举日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祝愿加拿大人民好运,但再次提及希望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进一步加剧加美关系的不确定性。
专家指出,加拿大选举采取议席制,实际结果不仅取决于总得票数,还取决于具体选区的赢取情况。近两次联邦大选中,虽然保守党得票数领先,但自由党最终赢得更多议席组建政府。因此,即便选前民调显示支持率接近,实际结果仍充满变数。分析人士还警告,新总理无论是谁,都可能面对加东、加西地区政治分裂加剧的局面。此外,支持率不足5%的小党如新民主党、魁人政团和绿党也面临失去席位的风险。

图片来源:Christopher Katsarov
两位主要竞争者,马克·卡尼与皮埃尔·博励治,均曾在史蒂芬·哈珀政府时期任职。卡尼曾任加拿大央行与英国央行行长,领导国家渡过2008年金融危机,并成功应对英国脱欧带来的冲击。他也曾在特鲁多政府担任经济顾问,是全球知名的金融专家。而博励治自2004年起进入国会,在哈珀政府中担任部长,近年来因支持2022年“自由车队”抗议活动而声名大噪,成功凝聚了对自由党不满的民众基础。在竞选中,保守党试图将卡尼描绘成特鲁多政策的延续者,指责其缺乏对民生问题的实质改革。而自由党则将博励治定位为民粹主义者,缺乏应对特朗普及全球经济挑战的国际经验。
在领导人辩论中,博励治质问选民:“你们的生活成本比十年前更好了吗?是否要继续让自由党掌权?”而卡尼则回应称:“当前是需要经验而非实验的时代。面对危机,加拿大需要有能力管理预算、经济与冲突的领导人。”
两人均出生于阿尔伯塔省,目前分别在渥太华地区的Carleton和Nepean选区参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卡尼胜选,他将成为加拿大史上首位未通过民选进入国会就直接担任总理的人。
文章来源:https://www.cp24.com/news/canada/2025/04/28/liberals-and-conservatives-in-race-to-finish-line-on-electio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