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犧牲與重建”的全國動員
“要打造一個更強大的加拿大,我們必須經曆一些艱難的選擇。”就在這句話響起的那一刻,總理馬克·卡尼讓整個國家安靜了幾秒。周三晚,他在渥太華向全國發表演講,稱將推動一場“世代級經濟轉型”,既要削減政府開支,又要大手筆投資未來。簡單來說,就是——先省,再拚。
卡尼承諾三年內平衡赤字,同時保持關鍵民生支出不受影響。他說得直白:“我們會少做一些想做的事,好讓我們能多做一些必須做的事。”聽起來像是財政課,但背後其實是生活賬本——因為這場“轉型”,最終都會落在老百姓的錢包上。

錢往哪花?往未來投,也得往現實省
這位曾是央行行長的總理清楚地知道,市場正在觀望。他的計劃,是削減政府部門15%的日常開支、節省約150億加元,並把省下的錢用於“長遠項目”——綠色能源、技術創新、基礎設施與住房。
卡尼稱這些是“世代投資”,是為了讓年輕一代不再背負債務與房價的雙重壓力。但他也沒有粉飾現實:“要改變經濟結構,就得有犧牲。”
“不再靠美國吃飯”:加拿大要換賽道了
卡尼在演講中罕見地宣布——加拿大與美國的傳統經濟關係“已經結束”。一句話震驚全國。他提出目標:未來十年內將非美出口翻倍,帶來3,000億加元新貿易額。這不僅是貿易口號,更是一種“經濟脫鉤”的姿態。他要讓加拿大的資源、技術與製造走向亞洲、歐洲與新興市場。“我們不能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卡尼說。 新移民、新人才、新氣候競爭力
演講還釋放了多個政策信號:
移民計劃將重新設計,不再一味擴張數量,而是聚焦“高技能、高貢獻”人才。
氣候競爭力戰略 將成為預算重點——從綠色製造到清潔能源,投資方向將從“目標”轉向“成果”。
產業吸引力計劃 也將推出,吸引科技與新能源領域的國際人才落地加拿大。
這些措施,意味著未來的經濟方向或許會更“精簡”,但更“精準”。
百姓心聲:轉型能不能別再轉到房價頭上?
卡尼承認,改革不會一帆風順。“轉型不會輕鬆,也不會在幾個月完成,這需要時間,也需要犧牲。”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句“犧牲”,可能意味著:
政府削減福利開支,生活成本仍高;
利率可能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位;
房貸族還得再咬牙撐一陣。
但他也強調,將優先保留全國托兒計劃、教育和關鍵民生支出。換句話說——要省錢,但不能傷筋動骨。
政治危局:預算不過,政府就倒
自由黨目前距離多數席位仍差三席。卡尼要想讓這份“省中有投”的預算案過關,必須拉攏反對黨。接下來幾周,他將與新民主黨、魁人政團、保守黨多輪博弈——一旦預算被否,政府可能直接垮台,加拿大人將再次迎來大選。
來”——既苦又長。問題是,經曆高房貸、高物價、高壓力的加拿大人,還能等得起這場“經濟重生”嗎?
內容來源:
https://www.cp24.com/news/canada/2025/10/23/generational-investments-and-sacrifices-highlighted-by-pm-carney-in-national-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