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加拿大企業預期衰退,當信心降至冰點還能撐多久?
加拿大央行最新發布的季度商業展望調查顯示,企業與消費者信心雙雙下滑,整體經濟前景趨向悲觀。企業銷售預期降至近兩年來最低水平,約三分之一受訪企業認為未來可能陷入衰退。面對高利率與持續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多公司選擇削減投資、延緩擴張計劃,招聘意願也明顯放緩。同時,高通脹與高生活成本持續削弱消費者購買力,家庭支出進一步緊縮,形成企業保守、需求下滑的惡性循環。市場人士擔憂,如果利率維持高位過久,加拿大經濟或將進入“低增長+低信心”的長期困境。

納稅人付出越來越多,服務卻越來越差?CRA陷信任危機?
加拿大審計總長辦公室最新報告顯示,加拿大稅務局(CRA)的客戶服務表現令人失望:等待時間過長、答複錯誤頻繁、成本高企。統計顯示,隻有約18%的來電能在15分鍾內接通,平均等待時間達31分鍾,更僅有17%的個人谘詢獲得準確完整的答複。盡管政府增加了預算和人手,納稅人感受到的服務質量卻未見改善。專家指出,這種低效不僅影響報稅體驗,也可能拖慢貸款與購房流程,對家庭財務造成連鎖影響。

減稅救企還是外交博弈?加拿大關稅新政究竟意欲何為?
加拿大政府宣布對部分來自美國與中國的鋼鐵和鋁製品實施關稅減免,以緩解企業在雙邊貿易摩擦中的經營壓力。財政部指出,減免主要針對加拿大無法自產的特定材料,以及涉及公共衛生、國家安全和製造業等關鍵領域的產品。總理卡尼正同時與美中雙方展開談判,希望在穩住供應鏈的同時,為國內企業爭取更大政策空間。分析認為,此舉既是經濟層面的“減負措施”,也帶有明顯的外交平衡意味。

部長放話:房價必須降!加拿大能靠“價格下調”拯救可負擔危機嗎?
聯邦住房部長Gregor Robertson罕見表示“平均房價必須下降”,掀起全國熱議。他直言僅靠增加供應無法解決住房可負擔問題,房價下修才是讓普通家庭重新買得起房的關鍵。當前房價與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即便利率高企、成交量下降,房價仍遠超承受水平。專家警告,若不降價,恢複可負擔性恐需二十年。政府如今面臨微妙平衡:既要穩市場,又要讓價格鬆動。房價下調雖會帶來陣痛,但或是重塑房地產健康生態、重建住房希望的必要一步。

創紀錄!加密交易所被罰1.77億加元,加拿大監管重拳來襲?
加拿大金融情報局(FINTRAC)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Cryptomus開出史上最大罰單,金額高達1.77億加元,原因是嚴重違反反洗錢與反恐融資規定。調查顯示,該平台與受美製裁的俄羅斯交易所頻繁往來,卻未履行基本的客戶身份核查與可疑交易上報義務。這場“示眾式”執法標誌著加密市場寬鬆監管時代的結束,也讓整個行業面臨合規轉折點。業內認為,未來加密平台將被迫強化監管體係,而部分資金或將回流實體市場,房地產有望成為避險新方向。

ChatGPT 說:

OpenAI推出“Atlas”瀏覽器,能顛覆互聯網習慣嗎?
OpenAI發布全新自研瀏覽器ChatGPT Atlas,將AI從“聊天工具”延伸至“上網平台”,或將重塑人們的網絡使用方式。Atlas不僅能理解網頁內容,還能在用戶授權下自動執行任務,如填寫表格、預訂行程、比價購物等,真正實現“會動的瀏覽器”。這款產品直指Google Chrome的核心地盤,其側邊“Ask ChatGPT”功能讓用戶可即時詢問網頁內容或生成摘要。分析指出,這不僅會改變信息搜索與廣告模式,更可能顛覆房產、金融等依賴信息分發的行業結構。當AI成為瀏覽器入口,互聯網或將從“主動點擊”邁入“智能行動”時代。

一次性 $2,000 緊急住房補助,如何領取?
加拿大政府宣布推出面向租房困難家庭的一次性住房補助,每戶可領取 CA$2,000,用於應對租金上漲和收入減少帶來的生活壓力。補助將於 2025 年 11 月起發放,由 CMHC 和地方住房部門負責執行,申請渠道包括線上與社區服務中心。該政策針對低至中等收入家庭,旨在防止租客因經濟困難被迫搬離。雖然金額有限,但意義重大:它顯示住房可負擔問題已成為國家優先事項,或預示後續將有更多租金監管與供應端政策出台。對房東與投資者而言,這筆補助不僅緩解短期風險,也暗示市場正進入政府深度幹預的新階段。

多倫多新GO車站“喊停”,地鐵夢又懸了?
原本備受矚目的Park Lawn GO Station項目再度陷入停滯,令多倫多西區居民與投資者失望。該站曾被視為區域發展的核心支撐,承載著通勤便利與房產升值的雙重期待,但因合作開發方變動、資金延遲及審批不確定等因素,項目建設被迫暫停。過去因“交通利好”而上漲的房價,如今面臨觀望情緒加劇、租金增長放緩等現實壓力。業內人士指出,這一事件揭示了“地鐵概念”並非穩賺不賠,交通紅利能否兌現,正成為購房決策的新風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