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的2025年,加拿大人對未來的焦慮感持續升溫,但最新報告顯示:越來越多人依然把“買房”列入2026年的目標清單。加拿大地產機構發布的《2026住房市場展望》指出,明年有 10% 的加拿大人計劃購房,其中 一半是首次購房者。在經曆了被關稅、裁員潮、利率波動影響的一整年後,市場卻正在積蓄反彈動力。
為什麼經濟越不確定,買房意願卻越強?2026年房地產市場又會呈現怎樣的格局?

買房意願回升:2026年成交量預計增長 3.4%
報告預計,隨著庫存持續增加、價格預期溫和下行,2026 年全國成交量將有望上漲 3.4%。
調查顯示:
• 10% 加拿大人計劃在未來12個月買房
• 其中 50% 是首次購房者
• 25% 認為明年房價將更可負擔
即便今年市場被通脹、裁員、關稅衝擊所壓抑,但需求並未消失,隻是暫時被推遲。庫存的積累與買家的重新出手,將成為明年反彈的重要基礎。
在不確定中“習慣了動蕩”:買家心態正在轉變
今年房地產市場本有望延續強勢,卻因美國對加拿大關稅升級導致消費者突然轉趨謹慎。但關鍵在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不確定的環境,認為繼續等待並不能改變市場。”
調查顯示:
• 年輕族群最為樂觀:18-35歲中,21% 認為明年經濟會好轉
• 經曆長時間觀望後,一部分買家決定重新入市
家庭與新移民成主力,與去年市場結構大不同
報告指出,與 2024 年不同,今年帶動成交的,不再是首次購房者,而是:
• 家庭購房者
• 新移民
• 退休族群
• 代際財富轉移帶來的購買力
家庭財富的主要增長來源依然是房地產。擁有一套房,仍是加拿大文化的一部分。隨著租金與房貸月供差距縮小,部分租客也開始考慮從“租”轉“買”。
回辦公室政策影響有限,但買家開始重新思考地理位置
雖然整體有近半的受訪者表示 RTO(Return-to-office)不會影響購房計劃,但年輕買家則更敏感:
• 17% 的年輕買家擔心未來被要求回辦公室
• 有些疫情期間遷往鄉鎮或鄉村的買家正重新權衡住處
• 另一些人則更傾向於靠近交通樞紐,以便兼顧居住成本與通勤需求
為什麼加拿大人在經濟越迷茫時越想買房?
綜合報告與業界觀點,可以看到三個核心原因:
1. 長期供需失衡仍是核心矛盾
幾十年來累積的住房短缺,使得買房成為一種長期理性預期,而不是短期市場情緒。
2. 房地產仍是家庭財富最穩固的載體
高利率、投資波動、就業不穩,都讓“買房保值”重新顯得更重要。
3. 移民需求強勁支撐基本面
新移民仍是支撐房屋交易的關鍵力量,無論經濟周期如何波動。
來源:
https://realestatemagazine.ca/anxious-about-the-economy-canadians-still-dream-of-homeownership-in-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