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溫哥華市選年,市長沈觀健(Ken Sim)在製定 2026 年預算時提出“地稅零增長”的政治承諾,引發廣泛關注。然而,市府最新提交的預算文件顯示:盡管地稅不漲,但各類市政服務費、公用事業費、許可證費用將全面上調,用來填補運營預算中的巨大缺口。
換句話說,“不漲地稅”並不等於生活成本下降,而是費用結構發生轉移。
地稅不漲,但預算缺口高達 1.2 億
根據市府文件,為了維持地稅“零增長”,溫哥華必須在 2.4 億加元的運營預算中省出一半,即約 1.2 億加元。市府的策略主要包括:
• 削減支出
• 提高各類服務收費
• 增加收入來源
這一組合拳,使得居民在不感受到“地稅上漲”的同時,卻會面對其他費用的普遍上調。
漲價第一波:水費全面上調、最高漲 33%
市府工程部門建議:
• 水表安裝費上漲 2%–33%
• 計量水價未來 5 年上漲 20%(2026 年漲 4%)
• 固定水費家庭預計漲 10%–16%
漲價背後的原因,是溫哥華需向 Metro Vancouver 支付更高的批發水價。預計 2026 年溫哥華將為供水支付 1.09 億加元,比 2025 年多出 190 萬。
第二波:下水道費用全面上漲
市府提議:
• 下水道費上漲 5.5%
• 連接費一次性上調 16%
理由仍是係統老化、維修滯後、材料與勞動力成本上漲。
第三波:垃圾處理、許可證、停車收費持續提高
市府計劃:
• 固體廢物處理費未來五年上漲 7.9%
o 例如 240 升綠桶:從 $238 → $254
• 工程類許可證、執照費上漲約 4.5%
• 居民停車許可證從 $23 漲至 $55
• 大型露台許可費上漲 10.5%
• 開發/建築/拆除許可費上漲 4.5%
市府承認,多項費用過去多年設定過低,無法覆蓋行政成本。當前相關部門仍有 120 萬加元赤字。
不僅溫哥華漲:大溫地區公用事業費同步上調
Metro Vancouver 最新公布的 2026 年區域收費標準顯示:
• 普通家庭每月平均支付 $75/區域公用事業費
• 2026 年總額約 $897/年,漲幅 2.5%
雖然漲幅看似溫和,但此前 2023–2024 年間相關費用已暴漲 25%,累計壓力巨大。
區域費用包括:
• 汙水處理:$534
• 飲用水:$208
• 垃圾處理:$74
• 區域公園、空氣質量管理:$81
北溫哥華地區議員 Lis Muri 公開反對上漲,指出居民承擔過多成本。
市府的“零地稅”承諾,居民仍難逃成本上升
過去三年,溫哥華地稅已累計上漲 20%,市府希望通過凍結地稅來緩和民怨。
但從市府文件來看:地稅不漲 ≠ 生活成本下降
真正發生的是:
→ 稅不漲了,但其它費用悄悄漲更多
→ 預算壓力轉移到水費、垃圾費、停車費、許可證費、公用事業費
→ 最終仍由居民承擔
簡單來說:“零增長”預算,把支出從一個口袋搬到了另一個口袋。
內容來源:
Vancouver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