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温哥华市选年,市长沈观健(Ken Sim)在制定 2026 年预算时提出“地税零增长”的政治承诺,引发广泛关注。然而,市府最新提交的预算文件显示:尽管地税不涨,但各类市政服务费、公用事业费、许可证费用将全面上调,用来填补运营预算中的巨大缺口。
换句话说,“不涨地税”并不等于生活成本下降,而是费用结构发生转移。
地税不涨,但预算缺口高达 1.2 亿
根据市府文件,为了维持地税“零增长”,温哥华必须在 2.4 亿加元的运营预算中省出一半,即约 1.2 亿加元。市府的策略主要包括:
• 削减支出
• 提高各类服务收费
• 增加收入来源
这一组合拳,使得居民在不感受到“地税上涨”的同时,却会面对其他费用的普遍上调。
涨价第一波:水费全面上调、最高涨 33%
市府工程部门建议:
• 水表安装费上涨 2%–33%
• 计量水价未来 5 年上涨 20%(2026 年涨 4%)
• 固定水费家庭预计涨 10%–16%
涨价背后的原因,是温哥华需向 Metro Vancouver 支付更高的批发水价。预计 2026 年温哥华将为供水支付 1.09 亿加元,比 2025 年多出 190 万。
第二波:下水道费用全面上涨
市府提议:
• 下水道费上涨 5.5%
• 连接费一次性上调 16%
理由仍是系统老化、维修滞后、材料与劳动力成本上涨。
第三波:垃圾处理、许可证、停车收费持续提高
市府计划:
• 固体废物处理费未来五年上涨 7.9%
o 例如 240 升绿桶:从 $238 → $254
• 工程类许可证、执照费上涨约 4.5%
• 居民停车许可证从 $23 涨至 $55
• 大型露台许可费上涨 10.5%
• 开发/建筑/拆除许可费上涨 4.5%
市府承认,多项费用过去多年设定过低,无法覆盖行政成本。当前相关部门仍有 120 万加元赤字。
不仅温哥华涨:大温地区公用事业费同步上调
Metro Vancouver 最新公布的 2026 年区域收费标准显示:
• 普通家庭每月平均支付 $75/区域公用事业费
• 2026 年总额约 $897/年,涨幅 2.5%
虽然涨幅看似温和,但此前 2023–2024 年间相关费用已暴涨 25%,累计压力巨大。
区域费用包括:
• 污水处理:$534
• 饮用水:$208
• 垃圾处理:$74
• 区域公园、空气质量管理:$81
北温哥华地区议员 Lis Muri 公开反对上涨,指出居民承担过多成本。
市府的“零地税”承诺,居民仍难逃成本上升
过去三年,温哥华地税已累计上涨 20%,市府希望通过冻结地税来缓和民怨。
但从市府文件来看:地税不涨 ≠ 生活成本下降
真正发生的是:
→ 税不涨了,但其它费用悄悄涨更多
→ 预算压力转移到水费、垃圾费、停车费、许可证费、公用事业费
→ 最终仍由居民承担
简单来说:“零增长”预算,把支出从一个口袋搬到了另一个口袋。
内容来源:
Vancouver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