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加拿大房地產與經濟領域接連傳出重磅信號:政府加碼刺激購房需求、房貸違約率升至五年新高、央行再度降息、企業數量下滑——一幅“繁榮背後暗流湧動”的經濟圖景逐漸顯現。


政府慷慨補貼?其實是在轉嫁風險給首次購房者

安省宣布為首購族提供新房銷售稅減免政策,表面上是助力剛需,實際上卻被專家形容為“2000年代美國樓市泡沫的翻版”。與今年早些時候的聯邦刺激政策疊加,這些措施看似慷慨,卻通過製造需求把投資者風險轉嫁給普通家庭。分析指出,政府押注“自住買家不易違約”,因此讓他們承擔市場下行風險——用一輩子的貸款換來可能縮水的資產。

房貸違約率飆升:增長速度超90年代危機

根據加拿大銀行家協會(CBA)最新數據,2025年8月全國房貸違約率升至 0.24%,為五年來最高水平。雖然業內普遍稱其為“正常化”,但曆史經驗警示這可能是危機的前兆——上一次類似言論出現在1989年,而兩年後,加拿大迎來90年代初房市崩盤。如今違約攀升的速度甚至比當年更快,若被誤判為“健康回調”,後果可能更加嚴重。多倫多新盤僅賣出53套:庫存62個月仍漲價?大多倫多地區的房市數據再次令人費解——9月全市僅售出255套新公寓,其中多倫多核心區僅53套,為曆史最低紀錄。理論上,當庫存超過6個月,價格應下跌;但如今庫存高達62個月,價格卻逆勢上揚。業內認為這並非市場反常,而是統計方法扭曲所致,部分新項目推盤延遲和高端物業權重拉高平均價,使價格數據短期“失真”。

央行再度降息:從控通脹轉為“保生存”

加拿大央行在10月議息會議上再次降息25個基點,將基準利率降至 2.25%。行長坦言,此舉旨在“緩衝經濟疲軟”,而非解決結構性通脹問題。市場隨即反應——債券收益率上升、固定利率反而上揚,令購房者預期落空。經濟學家評論稱:“央行似乎在為係統續命,而非治根。”

一場“表面複蘇”背後的係統性壓力

無論是政府刺激政策、違約率上升還是央行救市降息,本周的連環信號都揭示了一個事實——加拿大經濟與樓市正處在“表面穩健、內裏承壓”的關鍵節點。在未來數月,政策風險、信貸質量與市場信心的交織,將決定這場“軟著陸”能否實現,抑或演變為另一場難以挽回的周期性回落。

內容來源:https://betterdwelling.com/this-weeks-top-stories-canada-shifts-real-estate-risk-to-first-time-buyers-mortgage-arrears-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