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加拿大房地产与经济领域接连传出重磅信号:政府加码刺激购房需求、房贷违约率升至五年新高、央行再度降息、企业数量下滑——一幅“繁荣背后暗流涌动”的经济图景逐渐显现。

政府慷慨补贴?其实是在转嫁风险给首次购房者
安省宣布为首购族提供新房销售税减免政策,表面上是助力刚需,实际上却被专家形容为“2000年代美国楼市泡沫的翻版”。与今年早些时候的联邦刺激政策叠加,这些措施看似慷慨,却通过制造需求把投资者风险转嫁给普通家庭。分析指出,政府押注“自住买家不易违约”,因此让他们承担市场下行风险——用一辈子的贷款换来可能缩水的资产。
房贷违约率飙升:增长速度超90年代危机
根据加拿大银行家协会(CBA)最新数据,2025年8月全国房贷违约率升至 0.24%,为五年来最高水平。虽然业内普遍称其为“正常化”,但历史经验警示这可能是危机的前兆——上一次类似言论出现在1989年,而两年后,加拿大迎来90年代初房市崩盘。如今违约攀升的速度甚至比当年更快,若被误判为“健康回调”,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多伦多新盘仅卖出53套:库存62个月仍涨价?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市数据再次令人费解——9月全市仅售出255套新公寓,其中多伦多核心区仅53套,为历史最低纪录。理论上,当库存超过6个月,价格应下跌;但如今库存高达62个月,价格却逆势上扬。业内认为这并非市场反常,而是统计方法扭曲所致,部分新项目推盘延迟和高端物业权重拉高平均价,使价格数据短期“失真”。
央行再度降息:从控通胀转为“保生存”
加拿大央行在10月议息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 2.25%。行长坦言,此举旨在“缓冲经济疲软”,而非解决结构性通胀问题。市场随即反应——债券收益率上升、固定利率反而上扬,令购房者预期落空。经济学家评论称:“央行似乎在为系统续命,而非治根。”
一场“表面复苏”背后的系统性压力
无论是政府刺激政策、违约率上升还是央行救市降息,本周的连环信号都揭示了一个事实——加拿大经济与楼市正处在“表面稳健、内里承压”的关键节点。在未来数月,政策风险、信贷质量与市场信心的交织,将决定这场“软着陆”能否实现,抑或演变为另一场难以挽回的周期性回落。
内容来源:https://betterdwelling.com/this-weeks-top-stories-canada-shifts-real-estate-risk-to-first-time-buyers-mortgage-arrears-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