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高法院11月5日迎来一场重量级听证会,焦点是特朗普政府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对包括加拿大、中国在内的多国征收关税的合法性。这起案件不仅关系到数百亿美元的进出口税款,更可能重塑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上的权力边界。
法官质疑:总统能替国会征税吗?
听证持续两个半小时,特朗普政府的律师面对来自自由派与保守派法官的连番追问,场面一度紧张。多名大法官直言不讳地质疑总统是否有权在未经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以《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为依据,大规模征收关税。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尖锐地问道:“关税历来是国会的权力核心。总统怎么能单方面决定要向全国企业征税?”保守派大法官尼尔·戈萨奇则警告:“一旦总统拥有这样的权力,就再也收不回来了。”特朗普政府的代表辩称,关税是“国家安全手段”,并非税收行为,因此属于总统的行政权限范围。然而,多位法官明显不买账,暗示如果这种解释成立,总统未来可以绕过国会直接操控贸易政策。
“退款大难题”引发新担忧
除合法性外,法官们还讨论了一个棘手的后果——如果法院判定关税违法,该如何退还已征收的巨额税款?大法官艾米·科尼·巴雷特直言:“这将是一场灾难。怎么退款?要退给谁?每家公司都要单独申请?”原告律师尼尔·卡蒂亚尔承认程序“复杂得令人头痛”,但强调“困难不能成为无视法律的理由”。目前已有三家联邦法院判定特朗普政府的关税违反宪法授权原则,但暂未立即废除征税措施,等待最高法院最终定论。
影响或波及全球贸易格局
专家指出,这场官司远不只是美国内部的法律之争。若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权,未来美国总统将难以再以“紧急状态”为借口发动贸易战,这对加拿大等主要贸易伙伴而言是利好消息;但若特朗普胜诉,总统行政权力将显着扩大,未来任何白宫政府都可能再次以国家安全名义征税。布鲁金斯学会经济学者艾伦·米勒分析称:“这是美国贸易宪制的分水岭。败诉将限制总统的单边行动权,而胜诉则意味着行政权凌驾于国会之上。”
裁决仍待明年出炉
最高法院尚未作出裁决,预计将在2026年上半年公布最终判决。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官司都将成为美国宪政史上最具分量的贸易案件之一。这场辩论不仅是关税之争,更是对“行政权力边界”的终极拷问。总统能否绕过国会发动“经济战争”?答案或将决定美国未来几十年的贸易秩序,也牵动加拿大与全球市场的神经。
内容来源:
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5/11/05/supreme-court-examines-complications-if-trump-tariffs-are-refunded-0063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