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政府财政空间受限?债务比率走高,还能减税吗?

加拿大议会预算官(PBO)最新报告直指卡尼政府财政弹性正被“迅速压缩”:未来 30 年债务占 GDP 比例预计难以下降,想大幅减税已无足够空间。尽管卡尼强调预算在“控制政府规模”同时维持托儿、牙科、医保等核心项目,但反对党批评财政锚点恐难守住。随着高赤字与高债务路径逐渐固化,加拿大未来财政走向正成为政坛与市场密切关注的焦点。


全国房市进入“微降整理期”?买家议价窗口真的来了?

CREA 最新数据清晰显示,加拿大房市正从高温期跨入“微降+整理”的新阶段:成交回落、挂牌上升、SNLR 下行、均价轻微波动,市场情绪明显转向理性。随着抢房潮退去、SP/LP 比率回落至 95–97% 区间,买家的议价空间正在重建,交易条件也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种种迹象都说明——这个过去几年难得一见的购房窗口,确实已经出现。

多伦多未来交通将全面升级?九大工程同时推进,城市出行要迎来大变革了吗?

多伦多正迈入史无前例的交通建设高峰,从轻轨到地铁、从市区到郊区,多项重大工程同步推进,全面重塑城市出行版图。随着艾格林顿轻轨网络扩展、安大略线与士嘉堡地铁延伸加速建设,再加上 Yonge North Extension 与 GO 扩建计划区域协同,多伦多未来的交通将更快、更密集、更一体化。轨道覆盖面不断扩大,不仅缓解通勤压力,也将推动人口流向与城市空间重新布局,一座沿着交通线路生长的“新多伦多”正悄然成形。

安省要“接管”房地产监管机构?RECO 只剩 15 天自救?

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危机正席卷安省房地产行业。因被指在巨额信托金短缺事件中严重失职,省政府已正式警告:若 RECO 无法在 15 天内提出可行改革方案,将考虑直接派任管理人全面接管。调查报告揭示 RECO 在流程、透明度与治理上存在系统性漏洞,甚至曾以“私下协议”方式处理超千万信托金缺口,引发全行业震动。信托金是房地产交易链中最敏感的资金池,这场风暴不仅动摇行业根基,也让安省房地产监管体系面临重塑的关键时刻。

联邦要扩大赤字、安省却坚持紧缩?财政路径为何突然“南辕北辙”?

加拿大财政正在出现罕见分化:联邦在未来六年计划新增 1550 亿加元赤字,以加大投资、托底经济;而安省则选择收紧开支、控制债务,力图将赤字维持在相对可控的水平。两级政府在同一经济环境下,却走出截然不同的道路。其核心原因在于:联邦要推动全国性转型,赤字扩张被视为必要代价;而安省更担心债务与利率压力,必须优先稳住财政盘面。谁的路线更稳当?未来经济表现将给出答案——联邦押注增长,安省守住安全边界,加拿大的财政战略正走向两条截然不同的未来。

加央行重启国债购买,货币政策要转向?这对经济与房市意味着什么?

加拿大央行宣布自今年 12 月起重启短期国债购买(T-Bills),被视为高利率周期后的首次“政策转软”信号。面对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趋弱、投资降温与就业冷却,央行选择以买债方式缓解债市压力、稳定流动性,并为未来潜在的降息“提前布局”。虽然这不是 2020 年式的大规模 QE,但足以说明:货币政策已经不再坚持硬派紧缩。随着收益率回落,加拿大长期房贷利率有望缓慢下降,自住与投资需求将率先回暖,房市进入“稳步修复”阶段。对整体经济而言,这既是警示,也是转向的开始。

安省悄悄推出“每天 700 元居家护理”?能缓解医疗爆仓还是新的高成本赌局?

为应对医院爆满与 ALC 患者长期占床,安省正启动一项前所未有的计划:最高每天 700 元,让居家护理机构为重度患者提供“接近医院等级”的照护。政府希望在冬季医疗高峰前,把至少 570 名高需求患者从医院转移回社区,以快速释放床位。然而,在护理人员长期短缺、居家护理系统普遍超负荷的情况下,业内普遍质疑这项高成本方案能否真正落地。虽然居家护理的价格略低于医院住院成本,但执行难度极高,也可能暴露医疗体系多年累积的结构性缺口——这项政策既是创新尝试,也是一场昂贵而迫切的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