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拍攝於大多倫多地區旺市(Vaughan)的“假乞丐”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視頻顯示,兩名身穿黑衣、手持乞討牌的女子從一輛嶄新的SUV中走下,隨後步行至街口開始舉牌乞討。此事迅速引發公眾對“職業乞討”現象的強烈關注與憤怒。

據網友稱,視頻拍攝地點位於Woodbridge地區HWY7十字路口。一名拍攝者記錄下,兩名打扮樸素的女性從一輛狀態極佳的SUV車中下車,隨後一前一後走向街角開始“工作”。其中一人邊走邊整理“工牌”,另一人則早已熟練地走向紅綠燈前等待乞討。

“她們穿著破舊,其實是偽裝好的,根本不是無家可歸的人。”拍攝者憤怒地在視頻中說。“這完全是在利用大家的同情心騙錢。”

這段視頻迅速引發網友廣泛共鳴,許多評論揭露了他們曾遭遇類似情況的經曆:

  • “我給她牛奶和食物,她不要,就隻要錢。”
  • “7號公路上常看到她,手裏還抱著個孩子。”
  • “他們一個月可能賺五六千現金,還不交稅。”

部分網友甚至詳細“算賬”,指出如果每兩個紅綠燈周期能收到一次捐款,一小時可得30加元,日收入可達240加元,一個月輕鬆破5000元,且全為現金、不繳稅。

也有居民指出,這類“假乞討”並非偶發個案,而是已形成“團夥化、組織化”。不少人懷疑這些乞討者是一個“有組織的吉普賽團夥”,不僅頻繁出沒於旺市、萬錦、Markham等地交通路口,還被爆出在超市偷錢包、混入災後重建住宅區盜竊,甚至有借“情感擁抱”手法盜走老人首飾的報道。

不少網友表示,真正需要幫助的無家可歸者通常出現在多倫多市中心,而且更願意接受食物和飲品,而不是一味索要現金。“裝窮騙錢的伎倆令人憤怒,也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蒙羞。”有評論這樣寫道。

也有網友將問題指向社會政策:“這群人很可能還在領取政府救濟、住房補貼、使用食品銀行和免費醫保,卻仍靠職業化乞討牟利。”

事件引發民眾呼籲政府和執法部門加強監管。一些網友建議,應加大對交通要道乞討行為的執法力度,必要時追查是否存在詐騙、偷竊或非法組織行為。同時,呼籲公眾保持同情心的同時,也需提高辨別力,不讓善意被濫用。

文章來源: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