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蔓延,2月26日,巴西出現了首例確診,隨後,巴西當地科學家與英國科學家合作,針對這名患者進行了“病毒基因定序”,結果令科學家感到驚訝。

原來,在巴西這名患者體內的新型冠狀病毒,與中國之前公布的病毒基因相比,共有3處不同。

據聯合新聞網報道,研究團隊認為,病毒在傳播過程已出現變異。

Photo:RFI

在一份針對南美洲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論文中寫道,這名巴西患者是一名61歲的男性,此前曾前往意大利旅遊,返回巴西後出現症狀。

該報道稱,研究團隊分析了這名巴西患者鼻咽內采取的病毒基因,經初步的遺傳分析表示,與中國公布的毒株有3處不同。

研究團隊表示,將這份資料公開,希望各國能共享研究成果,避免病毒在人們不了解的情況下變異並傳播。

病毒在傳播過程中已突變

而據CNBC報道,根據中國科學院對病毒基因組數據的分析,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已演化出兩種亞型毒株,具有不同的傳播力和毒力。

報道稱,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分為S型毒株和L型毒株。其中,S型毒株出現時間較早,毒性較弱;但L型毒株產生了更多的突變,傳播能力更強,在人體內突變更快,毒力也更大。

報告中,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引起了病例峰值的變化,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病毒突變引起的。這也被此後巴西病例的突變結果所證實。

而之前在德國病例體內提取的病毒毒株,也出現了幾處不同。

也就是說,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已經開始突變,在歐洲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跟原本在中國傳播的病毒有所不同。

患者出院後死亡

病毒產生突變,為防治工作又添了重重困難,而在近日,武漢一名患者在出院後死亡,也引起了人們對治愈後是否會複發的擔憂。

據新京報報道,武漢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李亮,此前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在武漢方艙醫院接受治療。

2月26日,李亮接受複檢後,體溫恢複正常,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且間隔24小時的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證實符合出院標準。

Photo:新京報

隨後,李亮被安排在社區的酒店內進行14天的隔離,在此期間由社區誌願者負責照料。

但李亮在出院4天後,突然病情加重,3月2日,李亮出現神誌不清的症狀,被送往醫院後不幸身亡,醫院出具的證明中,寫著直接死亡原因是新型冠狀肺炎。

對此,有人表示擔憂:李亮在出院前兩次病毒檢測都呈陰性,是不是說患者治愈後還有可能複發?

3月5日,國家衛建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表示,目前還需要謹慎看待,不宜妄下結論。

而根據李亮妻子的描述,李亮出院後出現的症狀為:身體無力、神誌不清,並沒有發燒或者咳嗽。

王廣發表示,李亮的症狀不像是新型冠狀病毒再感染的表現,目前懷疑可能是由於采樣質量不足,或是病毒檢測標準存在差異,也有可能是引發了並發症。

王廣發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的分析,現在還無法做出結論。

新聞來源: https://www.cnbc.com/2020/03/04/coronavirus-chinese-scientists-identify-two-types-covid-19.html http://www.rfi.fr/cn/%E7%94%9F%E6%80%81/20200304-%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8%81%AA%E6%98%8E%E5%A4%9A%E5%8F%98-%E5%B7%B4%E8%A5%BF%E7%97%85%E6%AF%92%E7%AA%81%E5%8F%98%E4%B8%8E%E6%AD%A6%E6%B1%89%E6%A0%B7%E6%AF%92%E5%A4%9A%E4%B8%8D%E5%90%8C https://news.163.com/20/0305/21/F703SO630001899O.html?f=related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