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這個詞是中國特產嗎?
許多人可能認為,加拿大的年輕人不啃老。在18之後,就能自力更生。事實或許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加拿大房價、租金對年輕人來說越來越高不可攀,一個新詞也應運而生:Bank of Mom and Dad (父母銀行),專門來形容父母幫助“千禧一代”孩子們買房的現象。如果這真是一家銀行,那麼就是一家不收利息,不求回報的銀行。隻不過掏空這銀行幫了孩子,最終卻苦了父母。

最新調查結果表明:越來越多的加拿大年輕人在買房時都向“父母銀行”借了錢。因為越來越多的房子都寫了至少兩個名字。
調查研究了首次購房者的土地登記(land-registry)數據後發現,2016年時,安省54.3%的公寓在交接時隻寫了一個名字,而這個數字在去年下降到了一半。這三年間,一套房上寫了三個名字的現象也增加了2個百分點,達到5.9%。
高房價和壓力測試是“罪魁禍首”

2012年,多倫多公寓均價僅為$286,000,短短6年後,就飆升到$456,243。如果說房價上漲還不夠,那麼2018年1月開始實施的新貸款壓力測試無疑於雪上加霜。
嚴苛的貸款壓力測試不但使年輕人不得不求助於“父母銀行”,也紛紛轉向不受聯邦監管的私人借貸公司。
有調查報告顯示,在孩子不到18歲的父母中,48%的人表示他們計劃在孩子第一次購房時幫助他們。與此同時,孩子19歲或以上的父母中,24%表示已經這樣做了。高房價給加拿大家庭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許多父母可能不得不動用他們的退休金來幫助孩子們購房。
租房也要靠父母
加拿大年輕人不但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
大約35%的19歲或以上孩子的父母表示自己正幫助小孩支付租金,而有18歲以下孩子的父母中也有36%表示自己將來能夠這樣做。這個數字顯然和我們心中對外國孩子“自食其力”的印象不符。
根據Rentals.ca的報告,多倫多目前一室一廳的租金已經漲到$2300/月,對於剛剛畢業,還要償還學生貸款的年輕人來說,這個數字確實太高昂了。

左右為難的父母
加拿大超過半數的千禧一代父母正感到“被啃老”帶來的經濟壓力。他們在幫助子女和為自己的晚年積蓄之間左右為難。62%的受訪者表示,成年子女對他們的經濟依賴使他們無法為自己的退休做該做的準備。這項調查是在2017年由道明(TD)銀行主持,受訪者都是仍在工作的人,年齡在52歲到70歲之間。
在過去三十年裏,住在父母家裏的加拿大年輕人(20歲-29歲)的比例從27%上升到了42%。在20-24歲年齡段裏,這個比例更是高達59%。
道明銀行的一位理財專家表示,她的客戶中有不少因資助成年子女和孫輩感到壓力的人。在她供職的大溫地區,因房價高到離譜,啃老現象更加常見。
她建議父母們想幫助孩子,首先要把自己的經濟狀況搞清楚。就像在飛機上,空姐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誡,發生緊急情況時,你要先把自己的氧氣面罩戴好,再去幫孩子戴。
你家是否也開了這樣一家“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