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Toronto Star的一篇報道稱, 加拿大按揭與房屋公司(CMHC) 的數據顯示,多倫多年輕群體買不起房子,跟老年人占了太多房子有關係。

報告指出:多倫多地區的房屋供應不足,除了其它經濟和社會因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老年人的房屋擁有率升高,他們不願搬出現有住宅,不僅限製了市場供應量,也影響到年輕人買房。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多倫多地區老人擁有房屋所占比例在10年間上升了5個百分點,達到了25%。

數據顯示,在2006年,多倫多120萬房屋業主中有249,000人的年齡在65歲及以上,但到2016年,140萬業主中有355,000為老年人。簡單來說,10年前老者房產擁有率為20%,但10年後升到了25%。

這份報告還發現,就家庭資產淨值(資產減去債務)中位數來看,10年間老年人增加更多,從2006年的$505,700元上升到2016年的$875,000元。而65歲以下年齡組的淨資產則不如老年人群體,是從$238,000元增加到$279,000元。

年輕人買不起房,該怪老年人嗎?

報告作者之一、CMHC的高級經濟學家Inna Breidburg指出,如果這個10年的傾向繼續,老年人在未來會占據更多的房子,那麼就意味著,市場上的房屋供應就愈少,年輕人買房也愈難。

報告指出,實際上這個傾向與多倫多乃至GTA地區人口結構變化有關,那就是老年人口不斷增加:2006年,65歲及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11%,但到2016年,老人占到該市280萬總人口的14%。

安省財政廳的預測顯示,本省老人的平均年人口增長率約為4%,這意味著,在下一個10年,也就是到2026年,多倫多老年人的人口比例就會達到18%。

雖然數據擺在這,但小編不太理解這份報告的意義何在。住房供應和可負擔性的問題亟待解決,政府當務之急是增加現有土地利用率,建造可負擔性房屋。不管老年人占有的房子有多少,總不能強迫人家賣房,露宿街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