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 dewelling今天發出一篇報道,加拿大超過一半的經濟增長都要仰仗於房地產。加拿大房地產仍然是經濟的最大推動力之一。如此重要的房地產,在近期也是危機四伏。

加拿大房市仍然危險,房產泡沫世界第一
彭博社(Bloomberg News)最近的一篇專文說,加拿大和新西蘭是發達國家中房產泡沫最大的兩個國家,無論是房價與收入的比率,還是房價與租金比率,都在發達國家遙遙領先:

政策抑製不住的房價
抑製房產市場的還有更嚴格的貸款政策和一些本地化政策——比如說多倫多和溫哥華實行的海外買家稅。
但是,彭博社的經濟學家 Niraj Shah 表示,即使政府作出了這麼多的努力,加拿大房產市場目前依然是世界上風險最高的市場之一,仍然有房地產泡沫的風險。
彭博社為什麼得出了這個結論呢?他們做了一個“住房泡沫圖”(如下圖)。

圖中表達的意思是房價與居民工資的比例,當市場目前房價已經遠遠超過居民工資時, 就意味著離房地產泡沫不遠了,這張圖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房產市場是否有潛在泡沫現象會出現。
房地產泡沫的一個典型表現就是房價與市場基礎不符,市場基礎就是指當地居民收入、就業和人口增長。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報導過,目前多倫多的年輕人根本無力負擔高房價
為了拯救房市,加央行會幫買家付按揭?
加拿大赫芬頓郵報(HuffPost Canada)最新報道,有經濟學家表示,加拿大央行不會見房市將冷而不救,因為它對加拿大的經濟太重要了。有鑒於按揭利率與房價的密切關係,也考慮到全球經濟變緩以及美聯儲已經宣布降息,央行不僅可能降息,甚至甩出“負利率”的殺手鐧也未可知。

負利率是怎麼回事,哪些國家實施過?
也許加拿大人對“負利率”比較陌生,但歐洲好幾個國家,以及日本都用過“負利率”。
盡管“負利率”對經濟無異於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害,但可保房市無疑,有利於房屋業主無疑。
有專家這麼來解釋“負利率”會如何有效運作:
假設加拿大央行把主利率降到-1%,意味著銀行每借出$100元,銀行就要向借款人支付$1元。一年下來,借款人就有了$101元。
假設加拿大央行借錢給某家商業銀行,該銀行按-0.5%的按揭利率貸出,那麼它每借$100元就可以向借款人支付50分,但同時它從加拿大央行那裏拿了$1元。這樣,這家銀行就通過負利率貸款來賺取50分的利潤。
眾所周知,商業銀行都是“唯利是圖”的。故在競爭激烈的按揭貸款市場中,如果銀行向借款人提供負利率還能盈利,那麼它就會這麼做。
而對作為房屋買家的業主而言,這就有點像銀行在幫其付按揭,不僅由於“負利率“借貸成本更低,而且可以更快地還清按揭。
假設某借款人先前以5%的利率借了$100,那麼一年下來就要支付$5元利息。但是,若再以-1%的按揭利率借錢,每借$100元就會賺回$1元。這麼算下來,以前每借$100元的借貸成本就減少為$4元,當然對借款人有利。
美聯儲已經降息了,加拿大央行降息指日可待,但是否會降到“負利率”,目前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