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上桌:300 億公共采購要優先買“安省製造”

福特政府即將提交名為 “Buy Ontario Act” 的新法案,要求省內公共部門在每年超過 300 億加元的采購中,必須優先選擇“安省製造”的商品與服務,其次才是“加拿大製造”。這是對美國特朗普政府持續關稅施壓的直接回應,意在強化本地產業鏈的韌性。


該法案適用範圍極廣,包括:

所有省級部會與機構

省屬組織與 Crown agencies

醫院、學校、公共服務係統

市政府及其承包商、分包商

若違反規定,不論是政府機構還是私營供應商,都可能面臨處罰。

公共建設將大量使用本地鋼材、木材、車輛

政府希望,通過集中使用本地材料,強化安省經濟“自我循環”的能力。例如:

高速公路與橋梁可優先使用安省鋼材

學校與醫院的建設材料、車輛采購優先本地貨

公共交通項目購置安省製造的車輛與設備

公共及商業服務廳部長 Stephen Crawford 強調,該法案的目標是在關稅壓力下保護本地就業、提升競爭力,同時讓省內產業更具自給能力。

若本地無法供應才允許“采購海外”

法案仍保留彈性:若某種商品或服務本地缺乏供應,或成本與時間無法被視為“合理”,才能向加拿大境外采購。

但省府強調,他們正在努力讓更多本地產業“補齊短板”,以減少未來外采的需求。

立法還包含其他內容:測速攝像頭、共管公寓條例等

“Buy Ontario Act” 還將附帶多項政策調整:

修改《高速公路交通法》,確保在原測速攝像頭位置設置指定警示牌

新增“閃燈警示標誌”,要求在明年學年開始前安裝

延長《共管公寓業主保護法》部分條款一年(但政府未解釋原因)

 “Buy Ontario” 明顯是一個政治性強、經濟影響深遠的舉措。潛在影響包括保護本地生產鏈、增加製造業崗位、減少對美國供應鏈依賴,但本地製造成本可能高於進口,可能推高公共建設支出。 在美加貿易摩擦頻繁的背景下,這項法案有可能重塑安省公共采購生態。

來源:

https://www.ctvnews.ca/toronto/article/ford-government-to-table-buy-ontario-legi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