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央行近日宣布,將從 2025 年 12 月起重新啟動政府短期國債(T-Bills)購買計劃。這項被暫停數年的操作突然回歸,引發市場強烈關注。許多專家認為,這或許是加拿大貨幣政策在連續高利率時期後,第一次釋放出“政策轉軟”的信號,同時也反映經濟正面臨新的壓力。那麼,為什麼央行要在這個時間點重新買債?這背後是經濟疲弱,還是為降息鋪路?本篇將完整解讀。

為什麼此刻重啟國債購買?
今年以來,加拿大經濟明顯放緩:GDP 增速疲弱、家庭消費趨軟、商業投資降溫,甚至連就業市場也首次出現結構性降溫跡象。在這種背景下,央行要確保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維持順暢,而國債購買正是一個關鍵工具。
國債購買的主要目的包括:
1. 穩定債市流動性:高利率讓部分金融機構流動性趨緊,市場需央行“潤滑劑”。
2. 減緩長期利率過度波動:在經濟疲弱時,長期債收益率若不穩,會直接衝擊企業融資。
3. 釋放貨幣政策傾向變化信號:雖然央行沒有宣布降息,但買債動作本身就是“姿態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 2020 年那種大規模量化寬鬆(QE),規模較小、節奏慢,但意味重大:央行已經不再堅持“強硬緊縮”,正重新關注經濟下行風險。
這是降息的前奏嗎?
不少分析認為:是的,這很可能是提前鋪路。
原因包括:
• 高利率下家庭債務負擔已觸頂
• 房貸續約潮將在未來數季全面爆發
• 企業融資成本過高,投資信心下滑
• 就業市場首次出現冷卻跡象(失業率上升與職位空缺減少同時出現)
央行如果要在 2025 年中期至年底重啟降息周期,就需要提前“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國債購買正是這一步。從曆史來看,加拿大央行的買債行為通常領先降息數月發生。這一次也可能類似。
買債對加拿大家庭與房市意味著什麼?
雖然短期影響不會立刻反映在房貸月供上,但方向很明確:長期固定房貸利率將開始緩慢下降。原因是:
• 央行入場購買短期國債 → 提高價格 → 降低收益率
• 加拿大長期利率又與美國國債息息相關 → 在美聯儲預期轉鴿的背景下同步走低
• 銀行房貸定價出現空間 → 固息利率可能進入穩定下降時期
對市場的具體影響包括:
1. 自住房買家信心將回暖
過去兩年高利率導致大量潛在買家推遲決策,現在“確定性”回來了。
2. 再融資(Refinance)窗口將在 2025 年出現
許多家庭將在利率回落後重新簽約,以減輕財務壓力。
3. 房市銷量可能出現結構性反彈
值得注意的是:買債不會讓房價立刻大升,但會幫助房市進入“穩步修複期”。
這是否反映經濟面臨更大壓力?
毫無疑問,這也說明央行“聞到了風險”。國債購買重啟意味著:
• 經濟放緩超出預期
• 加拿大出口受全球需求不穩影響
• 國內投資情緒明顯下降
• 家庭儲蓄耗盡、債務負擔加重
央行此時轉向溫和寬鬆,是為了避免“硬著陸”。
從市場反應來看,這次舉動既是對經濟疲弱的預警,也被視為加速寬鬆周期的起點。
來源:
Bank of Canada 官方公告;Canadian Mortgage Trends;Reuters;BNN Bloomberg 新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