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的饥饿警报正在升级。根据 Daily Bread Food Bank 与 North York Harvest Food Bank 联合发布的年度报告《谁在挨饿》(Who’s Hungry),过去一年多伦多食物银行共接待超过400万人次,较去年增加50多万次,比2019年暴增 340%。令人震惊的是,前来领取食物的人中,不仅有低收入家庭,还有拥有大学学历、甚至同时打两份工的劳动者。


城市的“新饥饿族”

报告显示,在约30万名依赖食物银行的客户中,65%为劳动年龄群体,57%拥有大专以上学历。这说明——贫困,已不再是失业者的专属。Daily Bread Food Bank 首席执行官尼尔·赫瑟灵顿指出:“越来越多的上班族走进食物银行,他们在努力工作,但工资根本追不上生活成本。”

 “有工作也吃不饱”的现实

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受访家庭中至少有一名成员有全职或兼职工作,但35%的人同时打多份工,仍难维持生计更有 72% 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加班或增加工时,但机会有限。房租和通胀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近四分之一的食物银行使用者将全部收入都花在住房上,没有余钱买食物。

租金“吞掉”了食物

报告指出,70% 的食物银行使用者是市场租客,他们支付的住房开支远远超过收入的30%。比尔兹利直言:“房租吃掉了食物预算(Rent eats food)。”“人们不能对房东说:‘这个月我少付两天房租’,于是他们只好少吃几天饭。跳过餐食、降低营养标准,靠社区救助来维持生活,这已成常态。”贫困的代价:不是短期危机,而是长期陷阱Daily Bread 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客户为支付其他账单而不得不放弃一餐,而每四个食物银行使用者中就有一个是儿童。过去食物银行被设想为“临时救急”的机制,如今却被迫承担长期供养的角色。“这系统原本是为了应急,比如失业后的短期救助,”比尔兹利说,“但现在,它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长期支撑。”

住房危机与政策困局

就在报告发布前一天,安省政府因舆论反弹撤回了削弱租客保护的法案条款。多伦多市长邹至蕙批评:“即便法案部分修改,租客权利仍在被侵蚀。”专家唿吁政府应当扩大住房补助与收入支持,而非进一步削弱租客保障。从“临时救助”到“生活常态”,多伦多的饥饿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如今,每十个多伦多人中,就有一人定期依赖食物银行维持温饱。这个城市最真实的问题,也许不是房价太高、菜价太贵,而是——在努力工作的人,也正在被生活的成本一点点“吃掉”。

内容来源:

https://www.thestar.com/news/gta/toronto-food-banks-saw-more-than-4-million-visits-in-the-last-year-including-from/article_5f3806d7-1b50-4ae3-9d96-bbcfcd76b6bb.html